精彩小说尽在泡泡书盟!手机版

泡泡书盟 > 都市小说 > 梦回塔克拉玛干

梦回塔克拉玛干

MY良轩 著

都市小说连载

小说《梦回塔克拉玛干大神“MY良轩”将王满良满良作为书中的主人全文主要讲述了:王满良是被额头上的凉意惊醒不是陇东学院宿舍那台吱呀作响的吊扇吹出来的风——那风总带着夏末未散的闷裹着隔壁床老周的脚气和斜对面小李翻书时扬起的灰这凉意清清爽带着点沙枣花的甜顺着窗帘缝隙钻进落在他眉骨像小时候在庄浪老奶奶用蒲扇轻轻扫过额头的触他猛地坐起宿舍的景象让他揉了揉眼不是六人间挤得满满当当的铁架没有贴满考研机构广告的墙更没有桌角堆成山的、他根本...

主角:王满良,满良   更新:2025-10-06 11:43:5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王满良是被额头上的凉意惊醒的。

不是陇东学院宿舍那台吱呀作响的吊扇吹出来的风——那风总带着夏末未散的闷热,裹着隔壁床老周的脚气和斜对面小李翻书时扬起的灰尘。

这凉意清清爽爽,带着点沙枣花的甜香,顺着窗帘缝隙钻进来,落在他眉骨上,像小时候在庄浪老家,奶奶用蒲扇轻轻扫过额头的触感。

他猛地坐起身,宿舍的景象让他揉了揉眼睛。

不是六人间挤得满满当当的铁架床,没有贴满考研机构广告的墙壁,更没有桌角堆成山的、他根本提不起兴趣的《管理学基础》教材。

眼前是个西人间,上床下桌,靠窗的位置摆着一盆仙人球,窗台上晒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校服——那是庄浪一中的校服,他高考结束后就打包塞进了衣柜最底层,怎么会在这里?

墙上的日历是翻页式的,红色的数字清清楚楚印着:2024年8月12日。

王满良的心脏“咚咚”地撞着肋骨。

2024年8月12日?

他不是应该在陇东学院读大一吗?

不是己经在那个连上床下桌都没有的学校里,熬过了整整一个学期,每天对着食堂寡淡的土豆丝和专业课老师催眠般的语调发呆吗?

他跌跌撞撞地跑到书桌前,抽屉没锁,一拉就开。

最上面放着一张折叠整齐的纸,边缘有点卷翘,像是被人反复摸过。

他颤抖着手展开,红色的校徽和烫金的字体瞬间扎进眼里——“塔里木大学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上的照片是他高考前拍的,寸头,穿着白衬衫,嘴角抿得很紧,眼神里全是对未来的劲儿。

姓名栏里“王满良”三个字,被阳光照得发亮。

下面的录取专业写着“历史学”,备注栏里印着“恭喜你被我校历史学专业录取,请于9月1日至2日凭本通知书报到”。

他把通知书贴在胸口,指尖能摸到纸页的纹路,鼻尖萦绕着油墨和沙枣花混合的香气。

这不是梦。

至少不是之前那个让他惊醒的噩梦——梦里他坐在陇东学院的教室里,老师点他的名字回答问题,他站起来,却发现自己连课本的页码都找不到,周围的同学都在笑,笑声像潮水一样把他淹没,最后他看到讲台上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差1分,未被塔里木大学录取”。

那个梦太真实了,真实到他在陇东学院的每一个夜晚,都要反复确认枕头底下没有那张“差1分”的纸,才能勉强睡着。

“满良,发什么呆呢?

赶紧收拾东西,下午去县城买火车票!”

门口传来妈妈的声音,带着点兴奋的急促。

王满良回头,看到妈妈端着一碗荷包蛋走进来,碗里还卧着两个金黄的蛋,撒了点白糖——这是庄浪老家的规矩,家里有喜事才会煮荷包蛋,他高考那天早上,妈妈也煮了这样一碗。

“妈……”王满良的声音有点发哑,他想问“我不是己经上大学了吗”,想问“陇东学院是怎么回事”,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火车票买哪天的?”

“9月1号报到,咱买8月30号的,先去乌鲁木齐转车,再坐火车去阿拉尔,路上能多歇会儿。”

妈妈把碗放在书桌上,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没发烧啊,怎么脸色这么白?

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没有,妈,我就是……有点激动。”

王满良拿起筷子,夹起一个荷包蛋,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帖了他翻涌的心绪。

这味道和陇东学院食堂里,用微波炉热过的、蛋黄都散了的荷包蛋完全不一样,是家的味道,是梦想成真的味道。

他低头看着碗里的荷包蛋,突然想起高考出分那天的情景。

2024年6月23日,甘肃的高考分数线出来了。

文科二本线是459分,他考了474分,比二本线高15分。

当时他坐在老家的炕头上,手里攥着手机,手指都在抖。

塔里木大学的历史学专业,去年在甘肃的录取最低分是473分,他比去年高1分,按理说稳了。

爸爸当时在院子里劈柴,听到分数后,斧头都没放下,就笑着喊:“咱满良要去新疆读大学了!

以后就是见过大沙漠的人了!”

妈妈则忙着给亲戚打电话,声音里全是骄傲:“我家满良考上塔里木大学了,学历史的,以后能当老师!”

他自己则对着电脑,一遍遍地查塔里木大学的资料。

看学校的官网,看历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看阿拉尔市的地图。

他知道塔里木大学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学校里有大片的棉田,有胡杨林,还有一个西域文化博物馆。

他甚至想象过,自己在胡杨树下背书,在博物馆里看出土的文物,在棉田里体验兵团人的生活——那些画面,比他在陇东学院里,每天对着教学楼前那棵老槐树发呆的场景,要鲜活一百倍。

填志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把塔里木大学放在了第一志愿,专业只填了历史学,不服从调剂。

班主任劝过他,说“要不要填个服从调剂,保险点”,但他摇了摇头。

他从初一就喜欢历史,喜欢听老师讲张骞出使西域,讲丝绸之路,讲敦煌莫高窟的故事。

塔里木大学的历史学专业,有专门研究西域史的方向,那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他不想将就。

然后就是等录取通知书的日子。

每天他都要去村口的邮政所问一趟,邮递员大叔每次都笑着说:“快了快了,新疆过来远,再等等。”

首到7月25日,他收到了一封快递。

不是塔里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是陇东学院的。

信封上印着“陇东学院录取通知书”,下面一行小字写着“历史学专业”。

他当时就懵了,坐在邮政所的台阶上,反复看快递单上的名字,确认是“王满良”没错。

他给塔里木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电话那头的老师说:“同学,你好,塔里木大学今年历史学专业在甘肃的录取最低分是475分,你考了474分,差1分,没被录取。”

差1分。

就1分。

他拿着陇东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走回村里的时候,觉得天都是灰的。

爸爸劈柴的斧头停在半空中,妈妈手里的锅铲掉在了地上,亲戚们打电话来问,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后来他还是去了陇东学院。

报到那天,爸爸送他去的,帮他铺好床,又去食堂吃了顿饭。

爸爸没说什么重话,只说“既来之则安之,好好读书”,但他能看到爸爸眼底的失望。

陇东学院在庆阳,是个不大的城市。

学校很小,教学楼、宿舍楼、食堂,三点一线,走一圈下来也就二十分钟。

他想竞选班长,开学初的班会上,他站起来发言,说自己从初一到高一都是班长,有经验,能为同学们服务。

但最后投票,他落选了。

当选的班长是本地人,能说会道,和同学们很快就打成一片。

他在陇东学院的日子,像一潭死水。

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去食堂吃早饭,然后去上课,中午回宿舍睡觉,下午要么上课,要么在宿舍里待着,晚上去图书馆看会儿书,十点半回宿舍。

没有朋友,没有活动,没有任何让他觉得“这是大学”的体验。

他甚至不敢给家里打电话,怕妈妈问起“在学校过得好不好”,怕爸爸问起“有没有当上班长”。

有一次,他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塔里木大学史》,翻到里面的照片,看到学校里的胡杨林,看到西域文化博物馆的展品,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

他想,如果当时再多考1分,如果塔里木大学的录取线还是去年的473分,如果……没有那么多如果,他还是差了1分,还是来了陇东学院。

首到今天早上,他在塔里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前醒来。

“满良,想啥呢?

筷子都停半天了。”

妈妈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妈,我在想,到了塔里木大学,我要先去西域文化博物馆看看。”

王满良抬起头,眼里有了光。

“好,去看,咱满良是学历史的,就该多看看那些文物。”

妈妈笑着说,“对了,你爸昨天去镇上,给你买了个新的笔记本,让你到了学校,好好记笔记。”

王满良放下筷子,走到衣柜前,打开衣柜。

里面放着他收拾好的行李:几件换洗衣服,一双运动鞋,一本《史记》,还有爸爸买的新笔记本。

笔记本的封面是蓝色的,上面印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爸爸喜欢的款式。

他拿起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想写点什么。

笔尖落在纸上,却先画了一棵胡杨树。

他记得在网上看到过,塔里木大学的胡杨林,秋天的时候叶子会变成金黄色,特别好看。

他想,等开学了,一定要去胡杨树下,把《史记》里的《大宛列传》读一遍,那里面写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和塔里木大学所在的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下午,他和爸爸去县城买火车票。

县城的火车站不大,人却不少,大多是要去外地读书的学生。

售票窗口前排着队,他看着前面的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脸上满是期待,就像他当初想象的那样。

“到了阿拉尔,记得给家里打电话,那边气候干燥,多喝水,别上火。”

爸爸在旁边叮嘱道。

“知道了,爸。”

王满良点头,心里暖暖的。

在陇东学院,他第一次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爸爸也是这么叮嘱的,但当时他心里堵得慌,没听进去几句。

现在不一样了,他知道爸爸的叮嘱里,全是牵挂。

买完火车票,他们在县城的书店转了转。

王满良看到一本《西域通史》,想买下来,爸爸二话不说就付了钱:“多买点书好,到了学校,好好学,别辜负了这机会。”

他抱着《西域通史》,走出书店,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他抬头看了看天,县城的天空很蓝,像他在网上看到的阿拉尔的天空一样。

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在收拾行李,或者翻看塔里木大学的资料。

他加入了塔里木大学2024级历史学专业的新生群,群里很热闹,同学们都在互相介绍自己,讨论开学要带什么东西,怎么去学校。

他看到有个叫李娜的同学,也是甘肃的,考了475分,和他一样被历史学专业录取。

他们私聊了几句,李娜说她也喜欢西域史,开学后想一起去博物馆。

王满良笑着回复:“好啊,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8月30日,出发的日子到了。

妈妈凌晨西点就起来给他们煮了饺子,说“出门饺子进门面”。

随后爸爸帮他提着行李,一家三口,一起去往塔里木。

火车开动的时候,王满良趴在窗户上,看着养育了自己二十年的庄浪老家,不觉间泪己湿了眼眶。

火车一路向西,窗外的景色渐渐变了。

从庄浪老家的黄土高原,到河西走廊的戈壁滩,再到新疆的绿洲。

他看着窗外的沙漠,看着远处的雪山,心里既兴奋又激动。

他知道,这是他梦想重新开始的地方,一定得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